开元盛世,又称“开元之治”,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据传开元年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武则天晚年,政局动荡不安,直到唐玄宗即位,才结束动乱局面。唐玄宗的皇位来之不易,即位初就面临着一副烂摊子,亟待解决。长期的宫廷政变,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吏治腐败,官员冗滥,边疆战事频繁,形势吃紧,河北、陇右一带成为戎马蹂躏之乡,威胁唐王朝的安全。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亡他乡,使唐王朝陷入危机四伏、财政拮据的境地。这正考验着这个年轻的皇帝,此时,他严于律己,选贤任能,关心民众,锐意于治,是有作为的好皇帝。唐玄宗任用姚崇、宋璟、韩休、张九龄等一批著名的贤相。姚崇是一位干练的政治家。他入相前,向玄宗敷陈十事,大意是无贪边功,广开言路,奖罚分明;勿令皇亲国戚专权,勿使宦官专权,等等。唐玄宗答应,从而奠定了开元施政的基本方针。继之者宋璟是一位刚直不阿、守法持正的铁骨之臣。这些贤相,同心协力辅助,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史家称赞开元年间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史,张说尚文,李元纮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唐玄宗继位之后便下诏:“求直谏。”这样避免了封建君主制度下由于皇帝的独断专行而产生的许多弊政。虚心纳谏的作风,对唐代影响最为深刻。能否纳谏,成为检验君主是否贤明的标志。唐玄宗还刷新吏治,精简官吏,整顿官僚队伍。唐玄宗即位后,首先大刀阔斧地裁减冗官数千人,文停废闲散诸司、监、署十余所,节省开支,也提高了行政效率。其次重视官吏选拔,特别是县令的选择。最后是对官吏进行严格考核,他颁布《整饬吏治诏》,规定每年10月,委各道按察使对地方官循名责实,进行严格考核,作黜陟的依据,成绩低劣的即淘汰不用。在改革吏治的同时,唐玄宗在发展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和加强军事力量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在经济方面,唐玄宗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发动农民开垦种植,改革黄河运粮办法,等等。文化方面,唐玄宗创设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的音乐、舞蹈、戏曲学院梨园;组织大批学者编书、抄书,各种书籍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分成经、史、子、集四部,组织张九龄等人修撰《唐六典》等。在军事方面,唐玄宗厉行裁汰老弱冗兵;加强练兵,实行募兵制;增加军马,开展边疆屯田,设置都督府管理边区,采取比较缓和的边疆政策,以稳定边疆局势,等等。在生活上,唐玄宗也节俭自励。开元二年七月,他果断宣布:“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宜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其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后妃以下,皆毋得服珠玉、锦绣。自今天下更毋得采珠玉、织锦绣等物,违者杖一百,工人减一,等。”裁汰宫女,将她们送回家。毁弃武后所造天枢、韦后所立石台,以示与弊政决裂。唐玄宗励精图治,采取上述的一系列措施,使唐王朝的社会政治逐步清明,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故而史称:“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从而出现了封建盛世。诗圣杜甫满怀热情的讴歌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而理财专家杜佑记载,当时天下一斗谷物之价,多则一、二十文,少则数文;绢一匹二百余文;全国驿道四通八达。诚然是一副家给人足、繁荣兴旺的封建小康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