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词条】《望厦条约》
来源: 时间:2021-12-30 13:30【字号:大 中 小】
《望厦条约》正式名称为 《中美五口贸易章程》。中国同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八日),清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与美国全权大使顾圣在澳门望厦村签订,1845年12月31日在广州互换批准书后生效。全约共34款,并附《海关税则》。1842年8月,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为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844年2月,美国利用清政府在战后的困难和惧外心理,委派顾圣为专使来华,要挟清政府与之签约,以使美国获得与英国相同的通商条件。在美国的威逼下,清政府签订本条约。主要内容:1. 合众国来中国贸易之民人所纳出口、入口货物之税饷,俱照现定例册,不得多于各国。倘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用昭平允。2. 嗣后合众国民人,俱准其携带家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贸易。在该五港口应须各设领事等官管理本国民人事宜。3. 合众国民人在五港口贸易,或久居,或暂住,均准其租赁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楼,并设立医馆、礼拜堂及殡葬之处。4. 准合众国官民延请中国各方士民人等教习各方语音,并帮办文墨事件,不论所延请者系何等样人,中国地方官民等均不得稍有阻挠、陷害等情;并准其采买中国各项书籍。5.嗣后中国民人与合众国民人有争议、词讼、交涉事件,中国民人由中国地方官捉拿审讯,照中国例治罪;合众国民人由领事等官捉拿审讯,照本国例治罪。若合众国民人在中国与别国贸易之人因事争论者,应听两造查照各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6. 合众国贸易船只进中国五港口湾泊,仍归各领事等官督同船主人等经管,中国无从统辖。《望厦条约》使美国获得了较 《南京条约》 所给予的更多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