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职工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词条】《局外旁观论》

来源: 时间:2022-01-26 13:30【字号:    

 《局外旁观论》是1865年英国人赫德上总理衙门的一份建议,据《赫德日记》载,在1865年末之前,赫德一直坚持着他关于根本制度改革的大部分设想。但在我们过去的研究中,由于赫德长期把持中国海关,并且代清政府对外借款,采购军火,进而插手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因而自他呈递了这篇文件后,就引起了极大争议。

许多人认为这篇文章同后来威妥玛所写的题为《新议略论》一样,都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具体表现,是干预中国内政,并对中国进行恐吓的一种行为。

 然而赫德的《局外旁观论》和威妥玛所写的《新议略论》,其中心内容无外乎是要清朝政府切实遵守条约,在对外事务中一切照西方所立“章程”办事,否则一旦“违背条约,在万国公法,准至用兵。败者必认旧约赔补兵费,约外加保方止”。 

这种似乎带有威胁口吻的真实用心,其实就是想通过希望清政府改革内政,从而使之纳入到世界市场中,同时使海关成为“改革这个帝国各个部门的行政和改进各工业部门的核心。”

许多人认为《局外旁观论》等是英国利用海关总税务司这个职务对清政府进行教导和改造,而《新议略论》则是侵略者为了加重分量,促使清政府有所行动,他们如此是为了相互配合,共同恐吓清政府,从而加重其分量。结果配合果然起到了效果,清政府对此感到担心,于是将两个文件下发各地总督、巡抚,让他们仔细讨论,“详慎筹画,不可稍涉疏略”。

《局外旁观论》主要是赫德针对清朝内政外交提出的意见,例如痛斥清朝各级政府用人唯亲、贪污腐败、徒饰虚文和为唯利是视;军事上兵饷不足,兵员虚报和训练窳劣。而在内政方面,他批判了传统士人赋诗作文对于行政日常却无知无能,以及郡县制度造成官员调换频繁的荒谬,认为这些只能降低行政管理效能。

赫德也坦率批评了中国财政政策,认为管理违规与无能比比皆是,官员俸禄低微和包税盛行助长了贪污腐败,官员肆意勒迫“报效”引起了“民言剥皮”,造成了百姓的不服和反叛。赫德同时主张中国应遵守与西方签订的各项条约,这样才能顺利处理中外关系,这些客观上也指出了当时中国外交上存在的弊端。

《局外旁观论》对清政府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各方面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改良建议,对中国的内政外交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虽然赫德从根本上代表了英国立场,但在引进西方利器以保卫清朝统治的根本点上,作为中国政府官员,赫德与洋务派官僚却是一致的。他站在清政府一边,“极思助中国自强”,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局外旁观论》作为赫德呈给清政府的改革方案,既没有法律效力,也没有武力逼迫,接受与否,主权皆在中国。因此《局外旁观论》从总体上是赫德为了帮助清政府所上的善言,并不是传统许多人所认为的“威胁”、“恫喝”的侵略文件。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