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职工文化

党的学说经典著作研读笔记(6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来源: 时间:2022-07-26 13:30【字号: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读书报告

一、主要内容:

讲话内容十分丰富,它把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为我们指明了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科学方法。全文共有十二个大标题,概括起来,重点阐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毛泽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指出,我国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仍然是最基础的矛盾。”但是,建国之前的旧社会的矛盾和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不同的,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也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剧烈的对抗和冲突是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表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并不能解决这些矛盾,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只会越来越激化。要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的矛盾就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不同的,它并不是对抗性的矛盾,他可以运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加以解决。

第二,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毛泽东指出,在中国社会中“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前者是分清敌我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问题。在区分两类社会矛盾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的方法,就是采用专政和民主这两类不同的方法。所谓专政的方法,就是镇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敌对分子,让他们遵守中国人民政府的法律,并且从事劳动,在劳动中把他们改造成为新人。所谓民主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和说服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种方法可以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即:团结—批评—团结。

第三,在农业合作化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中,毛泽东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的情况如何,建立合作社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思想上面,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胜负还没解决,在全中国的人口中间,包括在知识分子中,真正走马克思主义道路的还是少数,因此,马克思主义者们仍然必须在斗争中发展,这就为以后的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埋下了伏笔。

第四,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毛泽东在讲话的最后一个部分,探讨了关于中国发展工业化的一些问题,如何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对我国的建设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在中国的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走工业化道路,就必须把发展农业和发展工业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农业发展了,才能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工业发展了,才有可能建立强大的重工业。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我们不但要学习苏联的经验,还要学习其他国家,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只要有益于我们的工业建设,就应该学习。

二、研读感悟: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于当前和今后党和政府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这篇讲话警示我们,正确对待矛盾的态度是要承认与解决矛盾,通过对不断出现的矛盾的不断解决,从而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进。而不应该否认矛盾,或避而不谈,或避重就轻,从而变相掩盖矛盾,或企图绕过矛盾来进行革命和建设事业。这样最终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无穷的灾难。

这篇讲话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总题目,论述了12个问题,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于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处理,达到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巩固地团结,“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全国人民的紧密团结是毛泽东思想词典里的极其重要的一个内容。紧密团结起来的全国各族人民又成为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力量。但是,在毛泽东思想的辞海里,从来没有无原则的团结,无论是剥削者,还是劳动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全国人民,都要经过思想改造、矛盾的解决,最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上高度地团结与统一。

要加强党的领导,保持党的纯洁性和领导的正确性。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关系到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在全国执政的条件下,要善于适应新的情况,研究新的问题,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毛泽东在《正处》中提出要有效防止矛盾逆向发展的问题时,当时还着眼于要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而今天党内存在的问题比过去要复杂和尖锐得多。一些党员干部由于理想信念丧失而出现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这不但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严重动摇党的执政基础,而且也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因素。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治国的能手,通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