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2-07-28 13:30【字号:大 中 小】
一、写作背景
1、抗日战争迫切需求党更加巩固统一以承担起革命的领导任务;
2、遵义会议以后党内仍存在机会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残余;
3、为了满足抗日需求,在统一战线的背景下,党吸收了大量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成分的党员;
二、行文内容
毛泽东首先通过为什么要有革命党这个问题来引出主要内容。他指出,革命党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有压迫人民的敌人存在,因此,为了反抗在资本主义时代压迫人民的敌人就要有共产党。而革命党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具备思想统一、军队精锐、武器优良这三个条件。随后,毛泽东引出了文章主要解决的问题,即在党内存在学风、文风和党风的问题,总的解决方法就是要“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毛泽东先阐述了学风问题相关内容,他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在学风方面,党内存在着以下问题:1、并未将丰富的中国革命实践进行理论升华,理论落后于实践;2、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条主义和忽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其中,教条主义更有迷惑性,容易产生较大影响,危害更大。对此,毛泽东提出了解决办法:理论工作者参与到实践中去进行实践研究,参加实践工作的同志要加强理论学习。在这一部分中,为了使大家更好的理解学风问题,毛泽东对知识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即知识分为产斗争知识和阶级斗争知识,比较完全的知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知识。
毛泽东紧接着阐述了宗派主义相关问题。他指出:经过斗争,宗派主义已经丧失统治地位但仍存在部分残余,其在党内的具体表现为:忽视整体利益,闹独立性,搞山头主义,排挤外来同志、新同志或者党外群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毛泽东强调必须加强党内教育,让党员干部看到宗派主义对革命事业的严重阻碍作用。最后他强调了整风运动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