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职工文化

中药材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 时间:2023-11-08 13:30【字号:    

荆芥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瘀,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的带花序的全草或花穗。我国南北分布甚广,主产于江苏、浙江及江西等地。多系人工栽培。秋冬采收,阴干切段。生用炒黄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发表,透疹止痒。用于感冒风寒,头痛恶风,产后发热,吐衄崩漏,咽喉肿痛及麻疹、风疹、过敏引起的荨麻疹以及皮肤瘙痒。用量用法:4.5~9g

临床应用本品性平不烈,以辛为用,长于散风,外感风寒、风热均为常用。炒炭止血


《民间验方1》用于治疗丘疹样荨麻疹,荆芥12g,黄柏12g,连翘15g,苦参15g,黄芩15g,防风12g,蝉衣12g,升麻12g,甘草16g,生石膏12g,白鲜皮12g,水煎煮,日服2次

《民间验方2》产后眩晕,将荆芥穗炒至焦黄,研细过筛,每次取6g冲服

《民间验方3》扁平疣用新鲜荆芥叶捣烂成糊状备用,先用温水清洁面部后再用备好的药敷于面部皮损处,10分钟后再用温水清洁面部即可,1天1次,连用3天后,再隔日一次。《中国临床医学》


《民间验方4》不明原因的水肿,取荆芥、大黄粉末15份,每次温水送服10克,如小便不通大黄减半,大便不通荆芥减半。取其通小便之必用大黄《民间验方4》5g荆芥9g。每日1剂,2剂后水肿必消,遇不明原因水肿者用此方多能取效《吉林中医药》

《民间验方5》冻疮,荆芥30g水煮约1000mL,温洗局部。每晚1次。每次15~20分钟。患者1例,用药2天后肿痛痒明显减轻,再洗2天,痛痒已除水肿基本消失。于第2年冬季气候变冬之际再煎煮,温洗2次,随至今未见复发。《吉林中医药》

《民间验方6》偏头痛,鸡蛋一枚,将较大一端打破成一直径约2cm的小孔,将荆芥研成末,加入鸡蛋中,用筷子将鸡蛋与药混合,直至荆芥末加满为止。用湿纸糊住鸡蛋小孔,放入火中烧熟,将鸡蛋同药服食。每日一枚,连服了枚。《中国民间疗法》

《民间验方7》尊麻疹,以净荆芥穗一两碾为末,过筛后入纱布袋,均匀地撒在患处,然后用手掌反复揉搓至发热为度。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及一切皮肤瘙痒病,轻者1~2次,重者2~4次即奏效。《中医杂志》

《民间验方9》产后血晕,取荆芥31g,炒至焦黄,研细过筛,每次用6g,加童便30g服。其治25例,结果治愈18例,好转5例,无效2例。
《四川中医》荆芥穗和荆芥都是功效出色的中药材,而且它们来源于同一种植物,但它们之间也有很多区别,特别是在入药以后的功效上区别名显,大家只有在了解它们的不同以后才能做到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荆芥穗与荆芥功效的区别
1、营养
荆芥穗和荆芥在功效上有明显区别,前者多以药用为主,药物功效比较出色,很少有人把它当食物使用,而荆芥则不同,它是一种口感鲜嫩营养丰富的绿色蔬菜,人们食用它以后能为身体补充丰富,可提高人体素质也能防止身体出现营养不良。
2、解热
荆芥穗和荆芥都是能解热的中药材,但它们的解热功效有一定不同,荆芥穗入药以后的解热功效更为出色,不但能治疗人类感冒引起的发热,对人类因麻疹和其他疾病导致了身体发热,都有明显治疗作用,而荆芥的解热效果却比较弱,也比较单一,它多用于感冒发热的治疗。
3、止血
荆芥穗能止血而且止血效果特别好,特别是把它入锅炒成炭以后,见外敷就有特别好的止血效果,能让外伤出血的症状很快减轻,而荆芥也能止血,但它的止血效果比较差见效也比较慢。
4、化瘀
荆芥穗和荆芥在化瘀功效上也有明显不同,前者对人类因淤血导致的中风和血栓有明显治疗作用,而且能防止这些疾病留下后遗症,但荆芥入药以后只能治疗人类的瘀血肿痛,对人类的中风与血栓并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5、清热解毒
荆芥穗和荆芥的清热解毒方面的功效也有一些不同,荆芥的性质寒凉,清热效果特别好,它能预防上火也能缓解人类的咽喉肿痛和口舌生疮,但荆芥穗在这方面的功效就比较差。
从上面这些介绍大家能了解荆芥穗和荆芥在功效上的不同,也能了解它们入药以后哪些功效更出色,以后再需要时就能正确选择合理用药了。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