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职工文化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 时间:2023-11-21 13:30【字号:    

别名:木芍药、红芍药、赤芍药


性味:味苦,性微寒。


归经:归肝经。


体质:血瘀体质


古籍:赤芍古籍记载




活血 凉血 清热 祛瘀 散瘀 消肿 止痛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用法用量:6~12g。


赤芍主治

主治身热出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胸胁疼痛,腹痛,痛经,经闭,吐血,衄血,跌打损伤等症。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尿血、肠风下血及目赤肿痛、肝郁胁痛;亦用于血热瘀滞所致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等。本品长于活血散瘀,凡瘀血引起的疼痛或烦热均可用之。冠心病心绞痛、急性脑血栓形成、肺源性心脏病、肝曲综合征、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乳腺炎、前列腺炎、皮炎、脑震荡后遗症可配伍用之。


赤芍现代药理研究

1.赤芍有解热、镇痛、镇静、解痉、抗惊厥作用。

2.赤芍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赤芍可抑制多种真菌及病毒。

3.赤芍有改善心肺功能作用。

4.赤芍有抗呼吸窘迫综合征作用。

5.赤芍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6.赤芍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作用。

7.赤芍有抑制迟发性变态反应的作用。

8.赤芍对血糖有影响。

9.赤芍有保肝作用。

10.赤芍甙有较弱的抗炎作用。

11.赤芍有抗肿瘤作用,还有抗缺氧作用。


展开

赤芍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赤芍能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增加心肌耐缺氧能力,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有镇痛、抗惊厥作用,还能保护肝损伤,另外还有抗菌、抗肿瘤的作用。


赤芍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5~10g,水煎服。1、赤芍对于妇科病,特别是产前后诸疾有很好的效果。2、煎服 赤芍10g,当归12g,熟地黄10g,川芎6g,水煎服。可治月经不调、闭经。3、煎服 赤芍100g,生甘草50g,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可治乳腺炎。

 

 

赤芍禁忌

不宜与藜芦同用。


闭经者禁用。


赤芍选方

1、祛除面部的暗疮:赤芍20g,绿豆50g,茯苓40g,紫花地丁15g,猪瘦肉150g盐适量,各材料洗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烧开,小火煮2小时,加盐调味,喝汤,食肉。


2、凉血去瘀、消肿止痛:赤芍10g,大枣10枚,红茶5g。赤芍加水适量,烧开后加入大枣再煮10分钟,加入红茶即成。代茶饮用。


 赤芍日常食用方法

消肿利水,行瘀——芍药甘草炖生鱼


生鱼350克,芍药10克,甘草10克,姜10克,色拉油800克,奶汤1000克,盐5克,鸡精3克,白糖1克。将生鱼宰杀斩件,芍药,甘草洗净备用,姜切片待用。净锅上火,放入色拉油将生鱼炸至金黄色控净油。另取锅上火,放入奶汤,生鱼,芍药,姜片,甘草,大火烧开转中火炖30分钟,加盐,鸡精,白糖调味即成。胃肠积滞患者不可多食。


强身补虚,活血——八珍母鸡汤


母鸡1只(约1500克),当归15克,党参15克,川芎10克,炒白术10克,赤芍10克,香附10克,乌药10克,炙干草5克,盐,料酒,味精,葱,姜各适量。母鸡宰杀,去毛,去内脏,去血洗净,放入沸水锅内烫3分钟,捞出沥水,切成大块;当归,党参,川芎,炒白术,赤芍香附,乌药,炙甘草洗净,用干净纱布袋装好,扎口备用。将药袋,鸡块,生姜片,葱段,料酒,盐放入沙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用旺火煮沸,撇去浮沫;转用小火煨至鸡肉烂,放入味精,盛入汤碗内即成。


活血祛瘀、养血安神——丹参赤芍酒


丹参15克,赤芍15克,川芍15克,红花15克,降香15克,首乌1515克,黄精15克,白酒2000毫升。将所有中药洗净,沥干水分,浸入酒中,密封贮存,每日摇晃几次,15日后即成。适量饮用,适用于冠心病之胸闷,心绞痛反复发作,伴有血压偏高等症。


清脾凉血——赤芍天参陈皮饮


生赤芍9克,黑大枣9克,广陈皮4~5克,白鲜皮9克,生地黄12克,淡竹叶5克,甘草3克。把所有原料一同放入锅中,水煎,去渣后饮服,适用于沙眼引起的倒睫患者。


行瘀,消肿,止痛——赤芍莲藕汤


赤芍10克,莲藕300克,白糖15克。赤芍洗净;莲藕洗净,切成菱形块。将赤芍,莲藕同放入锅内,加入水适量,用大火烧沸后,再改用小火炖30分钟,放入白糖即可。本品痤疮患者夏季食用尤佳。


展开

赤芍药用部位

为毛莨科植物芍药、川赤芍的不去外皮的干燥根。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肥大,圆柱形或纺锤形,有分枝,外皮棕红色。茎直立,无毛,基部有数个鞘状鳞片。最下部的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的为三出复叶或单叶;顶生小叶倒卵形或宽椭圆形,长11~18厘米,宽6~10厘米,下面无毛或沿脉有疏柔毛。春季开花,花单朵顶生,直径5~9厘米;萼片3~5,长1.2~1.5厘米;花瓣6,白色或带粉红色,倒卵形,长2.5~4厘米;雄蕊多数;心皮2~4,无毛。瞢荚果长2~3厘米,开裂时心皮张开,外卷,果皮内面红紫色。种子宽椭圆形,深蓝色。生于山地林边草地。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