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职工文化

车前子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 时间:2023-11-23 13:30【字号:    

车前子简介

药材名:车前子 

拼音:Chē Qián Zǐ 

别名:牛么草子、车轱辘草子、车前仁、牛舌菜 

来源: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 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呈椭圆形、不规则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略扁,长约2mm,宽约1mm。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有细皱纹,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质硬。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含多量粘液质、桃叶珊瑚甙,并含车前子酸、胆碱、腺嘌呤、琥珀酸、树脂等。 

性味:甘,微寒。 

归经:归肝、肾、肺、小肠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禁忌:尚不明确 

车前子的功效

利水,清热,明日,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 

车前子的作用 

1、利尿作用 

正常人内服车前子煎剂10g,有利尿作用,但煎剂总容量及每日入水量均无记载,缺乏严格对照。正常人及家兔服车前草种子煎剂则无明显利尿作用。平车前种子亦无利尿作用。

2、对关节囊的作用 

车前子煎剂少量多次注入兔膝关节腔,先发生滑膜炎症,继则结缔组织增生,因此有使松弛了的关节囊恢复原有紧张的可能,临床上可用于颞下颌关节半脱位。

车前子的用法

内服:9~15g,入煎剂宜包煎。--《中国药典》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中药大辞典》

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撒。--《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5-15g,包煎;或入丸、散。--《中华本草》

外用:适量,水煎洗或研末调敷。--《中华本草》

车前子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治小便热秘不通 

车前子一两,川黄柏五钱,白芍药二钱,甘草一钱。水煎徐徐服。--《普济方》

2、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 

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局方》

3、治小便血淋作痛 

车前子晒干为末,每服二钱,车前叶煎汤下。--《普济方》

4、治妊娠患淋,小便涩,水道热,不通 

车前子五两,葵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服。--《梅师集验方》

5、治白浊 

炒车前子四钱,白蒺藜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6、治小儿伏暑吐泻,烦渴引饮,小便不通 

白茯苓(去皮)、木猪苓(去皮)、车前子、人参(去芦头)、香薷各等分。上件为细末,每服一钱,煎灯心汤调下。--《杨氏家藏方》

7、治风热目暗涩痛 

车前子、黄连各一两。为末,食后温酒服一钱,日二服。--《圣惠方》

8、治久患内障 

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服之。--《圣惠方》

9、治肝肾俱虚,眼常昏暗 

菟丝子五两(酒浸五日,曝干别捣为末),车前子一两,熟干地黄三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驻景丸)。--《圣惠方》

10、治阴痒痛 

车前子以水三升,煮三沸,去滓洗痒痛处。--《外台》

车前子的临床应用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将车前子炒焦研碎口服。4~12个月每次0.5克,1~2岁1克左右,每日3~4次。车前子可能由于其利尿作用及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而有助于本病的治愈。

2、治疗高血压病 

每日用车前子3钱(经1个月疗效不显者加至6钱),水煎2次,当茶饮。

3、用于转正胎位 

孕妇在产前检查发现胎位异常者,待其妊娠28~32周时,试服车前子可望胎位转正。据68例观察,转正率达80~90%。用法:车前子3钱,烘干研末和水1次送服。

4、治疗颞下颌扰乱症 

用5%车前子液0.5毫升,加入2%昔鲁卡因0.1毫升,作关节内注射。注射时用皮内注射针头,嘱病人将口半张开(此时髁状突后缘呈一凹陷),针尖自耳屏前约0.5厘米处向前内方向刺入,深约1厘米,即进入关节腔内,缓缓注入药液。注射后病人即可闭口。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