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3-11-30 13:30【字号:大 中 小】
络石藤别名 石鲮、明石、悬石、云珠、云丹、石磋、略石、领石、石龙藤、耐冬、石血、白花藤红对叶肾、对叶藤、石南藤、过墙风、爬山虎、石邦藤、骑墙虎、风藤、折骨草、交脚风、铁线草、藤络、见水生、苦连藤、软筋藤、万字金银、石气柑
常绿木质藤本,长达10m。全株具乳汁。茎圆柱形,有皮孔;嫩枝被黄色柔毛,老时渐无毛。叶对生,革质或近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10cm,宽1-4.5cm;上面无毛,下面被疏短柔毛;侧脉每边6-12条。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二歧,花白色,芳香;花萼5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顶部反卷,基部具10个鳞片状腺体;花蕾顶端钝,花冠筒圆筒形,中部膨大,花冠裂片5,向右覆盖;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腹部粘生在柱头上,花药箭头状,基部具耳,隐藏在花喉内;花盘环状5裂,与子房等长;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无毛,花柱圆柱状,柱头卵圆形。蓇葖答果叉生,无毛,线状披针形;种子多数,褐色,线形,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3-7月,果期7-12月。来源为夹竹桃科攀援木质藤本植物络石的带叶藤茎。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江苏、安徽、湖北山东等地较多。秋季至次春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归经 心;肝;肾经
性味 苦;辛;性微寒
注意 《本草经疏》:阴脏人畏寒易泄者勿服。
功能主治 通络止痛;凉血清热;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筋脉拘挛;咽喉肿痛;疔疮肿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场,6~15g单味可用至30g;浸酒,30-60g;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汁涂。
临床应用络石藤有祛风通络之功,其性微寒,故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之有热者较为适宜。又有凉血消肿之效,可治咽喉肿痛,痈肿不消。
络石藤的功效与作用
络石藤是一种味苦性寒,可以入心经的中药材,祛风散热,活血通络是它的主要功效,它入药以后,可以用于人类风湿骨痛和关节肿痛以及痈肿疼痛等多种常见病的治疗,治疗功效特别出色。
络石藤的药用价值
1、治疗外伤出血
络石藤具有出色的止血功效,平时人们出现外伤出血时,可以直接用络石藤来治疗,在治疗时可以把干燥的络石藤研碎成粉末状,然后直接外敷在出血的部位上,并用干净的纱布把伤口包扎好,就能快速止血,也能让人们疼痛的症状很快好转。
2、治疗吐血
络石藤得知血功效十分出色,平时他不拿能治疗外伤出血,还能治流人累得吐血,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取络石藤一两,雪见草和乌韭各五钱,把它们放在一起加清水煎制,煎出药液以后再加清水煎制,两次多的药液放在一起,调匀后,直接趁热服用就可以。
3、治疗肺结核
络石藤在临床上还是治疗人类肺结核的常用药,在治疗时可以取络石藤一两,地菍一两,新鲜猪肺四两,把它们放在一起炖制,炖好以后喝汤吃猪肺,每天一次,能让肺结核引起的吐血和咳嗽等症很快减轻,而且能让肺结核的传染力下降,可以防止家人被传染。
验方精选
①治筋骨痛:络石藤一至二两。浸酒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关节炎:络石藤、五加根皮各一两,牛膝根五钱。水煎服,白酒引。
③治肺结核:络石藤一两,地菍一两,猪肺四两。同炖,服汤食肺,每日一剂。
④治吐血:络石藤叶一两,雪见草、乌韭各五钱。水煎服。(②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⑤治肿疡毒气凝聚作痛:鬼系腰一两(洗净晒干),皂角刺一两(锉,新瓦上炒黄),瓜蒌大者一个(杵,炒,用仁),甘草节五分,没药、明乳香各三钱(另研)。上每服一两,水酒各半煎。溃后慎之。(《外科精要》止痛灵宝散)
⑥治喉痹咽塞,喘息不通,须臾欲绝:络石草二两。切,以水一大升半,煮取一大盏,去滓,细细吃。(《近效方》)
⑦治外伤出血:络石藤适量。晒干研末。撒敷,外加包扎。(《江西草药》)